您所在的位置:

[第十三輯]張曉東:玉門花海漢簡研究綜述

发布时间:2024-06-26  |  文章来源:《簡牘學研究》第十三輯

1977 8 酒泉鋼鐵公司鋼鐵研究所職工王錦釗在玉門市酒鋼花海農場的 一座漢代烽燧遺址(花海鎮政府東南 33.5 公里)中發現了二十餘枚木簡,因花海 農場屬於酒泉鋼鐵公司所有,嘉峪關市文物保管所派人前往調查搜集,在甘肅省 文物工作隊隊長岳邦湖、考古專家吴礽驤等人的指導下, 共獲得漢文木簡 91 枚, 無字素簡 12 枚。原簡現藏嘉峪關市長城博物館。這批漢簡的内容當屬漢代酒泉 郡北部都尉的文書檔案,以出土地被稱爲玉門花海漢簡。其實,1913—1916 年斯 坦因第三次中亞考察期間於 1914 年 4 月 29 日曾對該烽燧進行過發掘,出土了 20 多枚漢文木簡。該烽燧被斯坦因編號爲 T44b。同日,斯坦因等先後考察發掘了同 一地域呈東南——西北走向排列的另外三座烽燧,編號爲:T44a、T44c、T44d, 出土 21 枚漢文木簡,2 片寫在紙上的漢文文書。這批漢簡現藏於大英圖書館,通 常被歸入敦煌漢簡。1986 年吴礽驤再次對出土漢簡的四座烽燧進行考察,重新編 號爲:Y32、Y33、Y34、Y35,未發現漢簡。這四座烽燧在漢代位於連接酒泉郡 治禄福緑洲與北部都尉所轄長城綫的交通綫上,建於同一時期,均位於斷山口河 流域,今酒鋼花海農場範圍之内。前後發掘的兩批簡牘聯繫緊密,應統稱爲玉門 花海漢簡。爲研究方便,本文把 1914 年出土的漢簡稱作玉門花海舊簡,1977 年 出土的漢簡稱作玉門花海新簡。

附件:

玉門花海漢簡研究綜述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