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,江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海昏侯劉賀墓主墓室西回廊北部發現5200 餘枚簡牘,109 枚木楬(以下簡稱海昏簡)。其後,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會同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,對這批簡牘進行清理、保護和初步釋讀。經初步判定,這批簡牘内容主要爲典籍類簡牘、文書類簡牘、木楬類簡牘、“孔子衣鏡”等。不久,管理、楊軍等《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簡牘》(《文物》2018 年第 11 期),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簡牘與研究課題組發布《典册琳琅 :海昏簡牘整理與研究的新進展》(《中國史研究動態》2020 年第 6 期),朱鳳瀚主編《海昏簡牘初論》(北京大學出版社,2021 年)等論著對這批簡牘的保存狀况、主要類型和内容等進行了更爲詳細的刊布,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,大量研究成果相繼涌現。但截至目前僅有蔣波、周世霞《西漢海昏侯研究綜述》(《地方文化研究》2017 年第 6 期),劉玲娣、温樂平《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及相關問題研究述評》(《中國史研究動態》2018 年第 6 期)兩文對海昏簡的研究狀况略有梳理,且不能很好地反映海昏簡的研究狀况。本文擬以所搜羅到的論文、著作等爲依據,歸納、梳理近年來學界對海昏典籍類簡牘、文書類簡牘、木楬類簡牘、“孔子衣鏡”的研究成果,以期推動對海昏簡更好地保護和研究。
附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