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士仕之间 : 汉代士人与政治》
内容简介
两汉四百余年间,士人的身份经历了三次变化:由游士到儒士、由儒士到士大夫、 由士大夫到名士,士人群体由游走天下的百家诸子进入王朝政治的结构之中。这个过程既是政治塑造士人的过程,也是士人适应政治的过程。本书主要探讨了汉代士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演变轨迹,探索士人政治身份转变的历史意蕴,系统梳理、全面呈现了士人从先秦时期怀抱道术、指点天下的自由知识分子,转化为东汉中后期内嵌于专制统治体制之中的科层官僚的全过程。
作者简介
王保顶 历史学博士。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,策划多项重大图书出版项目,多次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、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大奖。专著《前四史解读》入选“中国好书”月榜;在《民族研究》《中国史研究》《孔孟月刊》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。
目录
导 言 1
第一章 “长者政治”与游士遗风(高祖—武帝) 12
一 "长者政治 ” 12
二 游士遗风 20
三 政治设计的完成及游士的终结 37
第二章 “独尊儒术”后的士人与政治(昭帝—新莽) 60
一 "以经术润饰吏事”:儒士处于从属地位 61
二 由扶汉到附莽:士人政治取向的逻辑转变 83
第三章 士大夫政治人格的形成(光武帝—章帝) 103
一 专制政治理论的确立 105
二 吏化:儒士身份的转换 119
三 士大夫政治人格的形成及特点 138
第四章 士大夫政治人格的实践及转向(和帝—献帝) 149
一 士大夫政治人格的实践 149
二 士大夫政治人格的转向 162
结 语 176
附 录 185
游士文化传统及其终结—西汉武帝以前士人阶层的演变 187
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 202
论董仲舒与司马迁《史记》著述之关系 217
汉代灾异观略论 233
由扶汉到附莽:西汉后期士人政治取向的转变 248
王符、郭泰、仲长统:汉末士人政治品格转向的递进轨迹 263
参考文献举要 276
后 记 283
再版后记 2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