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背景
为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,推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,培养面向未来的智能计算专业人才,西北师范大学依托“文化遗产智能计算人才队伍培养+‘数字简牍’信息化平台研发”重点项目,特别举办本次讲习班。课程聚焦人工智能(AI)、大模型与知识图谱技术在简牍数字化保护与研究中的创新应用,旨在提升学员的技术水平,推动文化遗产领域的智能化发展。
二、讲习班课程目标
1. 掌握AI与大模型、知识图谱技术的核心理论与实践操作。
2. 深化对简牍数字化保护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理解,培养创新型研究思维。
3. 通过实际案例学习,提升学员在文化遗产智能计算中的技术应用能力。
三、课程安排
时间 |
主题 |
||
第一天 |
8:00-12:00 |
开班仪式 |
|
简牍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介绍 | |||
简牍研究AI大模型: |
技术概述与发展方向 |
||
14:30-18:30 |
简牍文献处理智能化: |
大模型AI工具与提示词优化 |
|
第二天 |
8:00-12:00 |
面向简牍的智能决策: |
大模型与Agent模式 |
14:30-18:30 |
简牍智能处理的核心: |
GPT模型原理与实战 |
|
第三天 |
8:00-12:00 |
简牍文献的深度处理: |
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实战 |
14:30-18:30 |
简牍知识图谱构建: |
LangChain与定制化知识库实现 |
|
第四天 |
8:00-12:00 |
简牍知识图谱基础: |
图数据库与知识表示方法 |
14:30-18:30 |
简牍知识推理: |
知识抽取、融合与推理技术 |
四、招生信息
招生人数:全国限招30人。
招生对象:
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简牍学、历史学、文献学研究的学者及研究生。
从事文化遗产保护、AI与大数据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。
对简牍研究与智能计算技术有浓厚兴趣的人员。
费用:本次讲习班全程免费,学员需自理交通与食宿费用,安全保障自行承担。
时间:2024年12月6日至12月9日(共4天)。
地点:西北师范大学云亭校区,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。
五、报名与筛选流程
1.报名方式:
填写报名表:学员需下载并填写《“数字简牍”文化遗产智能计算讲习班报名表》。点击以下链接下载报名表:[报名表下载链接]
提交报名表:将填写完整的报名表发送至邮箱:jiandu_digital@126.com。
邮件标题格式:“讲习班报名+姓名+单位”。
附件命名格式:“报名表_姓名_单位”。
报名截止:2024年11月30日。报名截止日期后,培训组将不再接受报名材料。
2.筛选流程:
初审:培训组将根据报名表内容进行资格审核,筛选符合以下条件的学员:
在简牍学、文化遗产保护、AI技术领域有相关经验或研究兴趣。
报名表内容填写完整,能清晰阐述学习目标和培训期望。
二审与候补安排:
初审通过的学员将进入二审环节,由项目组综合考虑学员的研究背景、技术基础及报名顺序,最终确定录取名单。
如有录取学员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,将从候补名单中递补。
录取通知:录取结果将在2024年12月1日通过邮件通知,请确保填写的联系方式正确有效。
提交的报名表内容将严格保密,仅用于本次讲习班的录取筛选。
六、联系方式
主办单位: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、甘肃省简牍智能计算与数字人文工程研究中心
联 系 人:齐颖、王晨阳、江占浩
联系电话:15736212730、15095334748、15993149406
电子邮箱:qiying@nwnu.edu.cn、570617554@qq.com、15993149406@163.com
七、特别说明
本次培训为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支持,旨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智能化建设。我们期待您的加入,与全国优秀学者与技术人员共同交流与学习,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!
附件:
文化遗产智能计算人才队伍培养+“数字简牍”信息化平台研发培训计划.docx